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5月號/2023 第258期:大象的祕密 (電子書)

NT $ 235


★【影像故事:鰭的異想世界】
●作品1:暹羅鬥魚有很多形態和顏色,但攝影師維薩魯特.安卡塔瓦尼最愛的是這種以尾巴輪廓為名的半月鬥魚。
●作品2:安卡塔瓦尼說,這條墨綠色的雄魚對拍照來說是個挑戰,因為與其他品種相較之下,牠的體色黯淡無光。不過,搶眼的魚鰭加上戲劇化的姿態成就了這張照片。
●作品3:安卡塔瓦尼表示,使用高速快門並搭配頻閃燈,就能展現出鬥魚的華麗之處,這是人類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細節。這張照片裡的紅色鬥魚似乎變身成了天堂鳥。

★【水肺潛水教我的五件事】我們需要海洋的程度,遠超過海洋需要我們。
躍入海洋深處似乎令人恐懼,卻能改變心態,以及人生。
潛水讓我的世界變大了。我還記得那一刻是怎麼發生的。那是我第五次潛水,我來到南太平洋庫克群島中最大的拉洛東加島,於溫暖清澈的海水中下潛。
潛水新手經常手忙腳亂,我也是。我一而再、再而三檢查潛水表,過度專注於透過調節器呼吸的感覺,不安地感受著裝備引發的幽閉恐懼感,我還得擺動雙臂,引導身體在詭異的藍色遼闊空間中前進,耗費珍貴的體力。潛水講究的是鎮定與審慎,我當時還沒有學會。
但接著我環顧四周,突然驚訝得無法動彈。我發現自己置身在彷彿出自格林童話的魔法森林。
屬於石珊瑚的微孔珊瑚宛如巨型蘑菇般開展,鮮豔的黃刺尻魚與冑刺尻魚在牠們周圍閃閃發光……

★【對地球更好的油?】
棕櫚油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植物油,用於許多食品和日用品。但是製作棕櫚油會破壞地球,因為它是熱帶森林遭到砍伐的主要原因。有一種環保的替代品即將問世:微生物所製造的油。科學家已找到不少富含油脂的藻類和酵母菌,它們不需空間或陽光就能生長,並能以其他工業廢棄物中的氧氣和糖分大量繁殖。—SANDYONG

★【愛的列車終點站】
你知道嗎?
成年針鼴的體長約35至76公分,體重2至10公斤不等。針鼴的英文名稱是echidna,這可能源自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混合動物:半身是爬行類、半身是哺乳類的怪物厄客德娜(Ekhidna)。
介紹針鼴可能得用上很多詞彙。牠們屬於單孔目,也就是卵生的哺乳動物;牠們和鴨嘴獸是這類生物中僅存的兩種。牠們的吻部有長有短──所謂的吻部是由一個光滑鼻管和末端的無牙小嘴所構成。牠們又被稱為刺食蟻獸,但那些並不是刺,而是特化的堅硬毛髮……

★【幽靈般的光芒?它來自真菌】
是幻覺嗎?不。這些蕈菇真的在發光。秋雨過後,澳洲溫帶森林中的幽靈真菌(Omphalotusnidiformis)一整天都散發著柔和的光芒。肉眼看起來,光芒呈藍白色;在黑暗中長時間曝光所拍出的照片則呈現詭異的綠色。生物發光能為幽靈真菌帶來什麼好處?這仍是一個謎。—HICKSWOGAN

★【封面故事與大象為鄰的生活】人類需要了解大象的社會結構,才能與如此聰明的動物和平共存。
與大象為鄰的生活,這些適應力極強的動物正在學習與我們一起生活,但我們會學習和牠們一起生活嗎?
當我們在潮溼泥濘中緩慢前行之際,尼薩爾.艾哈邁德突然示意蹲下身子。周圍的樹葉被最近的一場雨沖刷得綠意盎然,開展出一條通往池塘的路,幾頭小象在池塘裡濺著水玩耍,翻滾到彼此身上。約有20頭象的象群其他成員在一旁觀看,這裡是一座咖啡種植園,位於印度南部的哈珊縣。
我們身後是種植園的住宿區,紅瓦屋頂的簡單建築,居民經常與這些重達數公噸的厚皮動物有所交集。2021至2022年,大象在人口180萬的哈珊造成12人死亡。同一時期,有四頭大象死亡,其中一頭被射殺,一頭觸電身亡,還有一頭被火車輾死。尼薩爾表示,該地區約65頭大象,大多都有據信為槍傷造成的疤痕。這是一種不安的共存。
這就是為什麼擔任自然保育基金會田野協調員的尼薩爾和同事設置了一個預警系統,幫助居民遠離大象行經的路徑。自然保育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位於幾小時車程外的邁索爾。在獲知某個地區出現大象時,路口標誌會宣告牠們的存在,標示燈會亮起來,居民也會在手機上收到簡訊和語音訊息。但是,就像任何涉及人類的行動,事情不會總是那麼簡單……

★【神奇又神祕的黏菌】
它們看起來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訪客。
某些會長出短柄,頂端有顆粉色小球;某些會聚集成泡沫狀的團塊,或蔓生成具波紋的黃色網狀物。儘管外觀超脫現實,這些五顏六色的小東西真的是地球生物。它們是黏菌(slimemold),內含多個群體的不同物種,其中有的只是遠親。儘管名稱如此,這些生物和黴菌(mold)沒有關係,而是屬於主要由單細胞生物所構成的變形蟲分類群(Amoebozoa)。
黏菌繁生於世界各地的潮溼環境,例如森林底層的腐木上。在你家後院的木屑覆土中可能也會出現它們的蹤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菌類學家瑪莉.崔斯特語帶感情地回憶起某個特別潮溼的夏天,那時她的院子裡到處長滿了黏菌斑塊。當她和她女兒用水管噴灑那些斑塊時,孢子囊破裂了,繁殖起下一代。崔斯特說:「整個夏天,我們就讓院子裡的黏菌不停生長。」
崔斯特院子裡的「狗嘔吐物」黏菌是一種原生質體黏菌。它們的生命中有一時期會長成團塊狀,四處尋找可進食的微生物,另一時期則會固著長出各式顏色和形狀的孢子結構。黏菌世界的明星多頭絨泡黏菌(Physarumpolycephalum)也是原生質體黏菌,鮮黃色的它們用黏黏的管狀物網絡爬行,其原始「智能」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它們沒有腦,卻能辨識出穿越迷宮的最短路徑,並且透過組成它們身體的管道來記住食物的位置。
儘管科學家進行了研究,仍有許多關於黏菌的未解之謎。為什麼色彩如此鮮豔?為什麼形狀如此多樣?有多少物種尚未被人發現?……

★【泥巴製造】西非建築師仰賴古法對抗未來的炎熱。
他將滿是白蟻的屋頂支架,換成用剛砍下來的木頭做成的橫梁,並加固防熱的泥土牆,這些牆有的厚達1公尺,而且歷史超過100年。他為屋頂添加茅草,並宰了一隻羊祭拜祖先,接下來只剩下為外牆塗上防雨層就大功告成了。「泥巴可以讓我們保持涼爽,機油、黏土、牛糞可以保持乾燥。」我們參觀慕沙的起居空間時,他這麼說。他的屋內溫度比室外低了整整攝氏13度。

★【極端環境全年紀錄】
北極的斯瓦巴群島是地球上暖化最快的地方。一位攝影師為了記錄氣候變遷如何影響當地的土地、水源和野生動物,在那裡度過了四季。
「這裡讓人感覺渺小。」史蒂法諾.翁特西納如此形容斯瓦巴,這是坐落於高緯北極地區的挪威群島,翁特西納與家人在當地待了一年。2019年,這位義大利攝影師與妻子史蒂芬妮帶著年幼的兒子和女兒一起搬到斯瓦巴最大的人類聚居地朗伊爾城。他們立刻就感到很自在,因為儘管這座城鎮只有大約2100位居民,但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共約50個國家的科學家、旅遊業者以及學生。為了了解脆弱的生態系在這個地球上暖化最快的地方如何變化,翁特西納前去尋找北極野生動物。他靠著雪地摩托車和步行四處移動,隨身帶著雙筒望遠鏡、一把按規定必須攜帶的步槍,以及攝影器材。他發現峽灣正在融化,雪崩愈來愈頻繁,野生動物為生存所食用的植被,因永凍層浸透雨水而結了冰。
翁特西納擔憂這個地區「變化太快,使得多數物種最終無法以這麼迅速的方式演化,因為牠們
太適應原本的環境了。」……

★【地底洞天】
在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地形區,兩座洞穴在一組空前而精采的照片中,展現出其奪目光彩。我們回溯了其發現過程。
受難地是克里希納洞最壯觀的地方。這處廊道有一層層稱作流石的碳酸鹽礦物沉積,以及兩條小溪匯入的一座湖泊。全長8公里的洞穴系統中共有45座湖泊,這是其中一座,遊客能到達的湖泊有22個。
通往原本直白地命名為「寒洞」的洞穴入口,就位於斯洛維尼亞南部兩個村子中間的道路附近,距離首都盧比安納34公里遠。如今這座洞穴被稱為克里希納,命名的由來是附近一間朝聖教堂聖克里希(十字架之意),坐落在857公尺高的山頂上。這座山位於盧比安尼察河盆地,這裡的河水滲入喀斯特地形,溶蝕出一大片迷人的地下滲穴、洞穴和水道。
證據顯示,人類出入這座洞穴已有數千年歷史。入口附近發現的陶器碎片源自青銅時代,而刻在洞壁上的名字可回溯到1557年。第一篇關於克里希納洞的報告是由英國人約翰.詹姆斯.托賓在1832年造訪該地後撰寫。1838年,林業人員尤瑟夫.佐瑞爾完成了第一份描述與素描。
探索這座洞穴的轉捩點發生於1878年,當時維也納地質學家費爾迪南.馮.霍施泰特挖出了屬於大約100隻洞熊的4600塊骨頭。他的團隊拼湊出兩付完整骨骼,展示於維也納的自然史博物館。在隔年霍施泰特進行第二次發掘期間,考古學家約瑟夫.松巴提繪製了這座洞穴的第一份詳細地圖。


白蟻 鬥魚 潛水 地球